我的同事又失恋了

2018-01-262978

一个93年的小伙子,来到我们这家创业公司并努力成为一名“线粒体”员工,最近又失恋了,复合了一年多的恋情又告一段落了。

上周,跟大学同学吃饭,谈及他不想跟女友同居,嫌麻烦,一个人自由自在。

这是一个每个人为自己认可的爱情观买单的时代,有时候,我心血来潮刻薄地发表两句我的看法,今天得写篇文章,作为一个提纲,为未来写一些恋爱相关的方法论,做一个铺垫。

每个人都得有内心自洽带来的平和,又有本能的,又或是俗世观念的枷锁,这不是简单的几句话能解得开的结。很多当事人失恋后都是只能靠时间抚平创伤,有人遇到爱,有人只遇到生活。可以说,每对恋人的爱情,都是未开发的处女地。没有对不对,只有美不美。

情伤是职场常见的请假理由,我从大学到职场,最常见到的是男的用比电视剧还热血的行为感动自己震慑对方,对方大部分情况下不是惊喜而是惊吓。

爱情没有固定的状态、没有固定的类型,没有相同的套路。

如果从足够长的时间角度来看,爱情,是某种轮回,热恋期、磨合期、稳定期,从如胶似漆到争吵冲突再到正视问题共同成长,三种状态不停轮转,如“无间地狱”。

冲突是爱情这种亲密关系的“常客”,双方是彼此的镜子,彼此投射到彼此的优缺点是一览无余的。每个人成长阶段不同,驾驭好彼此的无知与恐惧的能力不同,所以常常听到有人对爱情的感叹是对的时间对的人。化解冲突、长长久久的不二法门,其实是彼此的成长方向和节奏能够步调一致。

分手常见三种原因,很多是恋爱双方愿意去往的未来方向不同,或者成长的步调不协调,或者是压根不是同一个世界的人。双方都没办法彻底放下自己的立场,只会带来短暂的平静。这些年令我惋惜的分手故事,不是这些起点的明朗,而是起点隐藏分裂让两人的恋情“向死而生”。某一方的委曲求全最终还是分手了结,立场既然要放下,就做得彻底一点,不要期望两个人能够各退一步——这种期望不会带你进入“海阔天空”,反而可能雪上加霜。原因是:期望对方也退一步,意味着仍然将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对方的行动上,认为对方对自己的快乐有责任。也就是说,潜意识里仍然希望对方为自己付出。只有完全放下自己的立场,才能化解冲突。

初中课本有个角落附有罗素写的《我为何而生》,这是我学渣生涯第一次发现教科书提及爱情:“有三种情感,单纯而强烈,支配着我的一生: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,以及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。这些感情如阵阵巨风,挟卷着我在漂泊不定的路途中东飘西荡,飞越苦闷的汪洋大海,直抵绝望的边缘。”

这个时期的爱情是自然之爱——只是朦胧的美境,懂得呵护,才是开始。初恋的对与油腻的中年男人而言,是坛甘甜的窖藏,随成长反刍,任岁月发酵,历久弥新。

这个时期的爱恋,似乎是成人礼。因为我们对人性的全部认知,都会端到台面上来,被家庭、学校、同学朋友间包围着。

  • 有些成年人都背不起如此昂贵的爱,更不敢让孩子玩。
  • 越是美好的爱情,越是昂贵。
  • 只是因为孩子太小。

因为孤独而生出的心理欲求,区别于自然之爱,是自我彻底形成后,成长之爱,是青春的叛逆,是对家庭、学校的突围。我见过很多人陷入到“长得漂亮才有青春,其它人只有生活”的失落之中,这也是青春真正称得上闲愁最苦的阶段。

人一旦品味到孤独的同时品味到虚荣,懂得知音难觅,且人生抉择摆在面前,其间沟壑纵横, 跌跌撞撞,兜兜转转,是不可能避免的。似乎是纯爱线路的必修课,谁也躲不开,逃不掉。

有一次看《顽主》里的人物讲到,大意是“外国人男女随便上床,谁也不用负责”,这是那个时代中国性压抑的年轻人羡慕外国人的地方。这种激情之爱,经常源于青春的迷误,《晓说》节目谈及肯尼迪情史诊断出渣男一开始大概率是纯情小男生,被辜负了才会渣,我个人生活阅历也基本能应验这句话。

冯小刚执导的《非诚勿扰》里说了一个道理,塑造了我大学的爱情观,就是爱是有寿命的,长跑多年结婚后,我还经常给人输出我的个人生活经验。这是一种生活之爱——失之东隅,收之桑榆。

男女就如两个物种,持续燃烧的强烈爱情我是没见过,强烈燃烧的持续爱情大多数情况是一种亲情了,是爱情又一次投胎,或者说升华成亲情——最重要的是接受成长。如果仍是与自己较劲,固执的赌气,甚至无谓牺牲,又会让你失去明日的美景。

这也是现实婚姻最常见的形态,无非不过是社会分工,赚钱,家务,孩子。但这些并非人生的全部,如果夫妻肯用心,肯成长,肯继续追求爱的智慧,就会步入和谐。

引述 雾满拦江 公众号的一段话:

爱是生活的智慧,考量我们两大能力:
一是从对方身上发现相同,这是两个人走到一起的基础。
二是在对方身上发现不同,这是两个人相互欣赏的原因。

与恋人相处,要直截了当,不要委曲求全,不要忍气吞声;要与人为善,不要遮遮掩掩。要永远幸福,就要掌握科学的方法和规律,用本能解决不了成长路上遇到的新问题。

分享
点赞1
打赏
上一篇:滴滴发布《2016年度加班最“狠”公司排行榜》
下一篇:保持天性与职业化的冲突